【語言是文化霸權操弄的工具】 #文長但要認真看

大家學了這麼多關於「中國地理」的內容,是否有聽過「圖博」、「博巴」、「東突厥斯坦」等名詞?在談這些名詞前,我先來正名一下,「中國」就是「中國」,不是大陸,也不是中國大陸。大陸相對於海洋,用這麼不精確的詞代指中國很不適當;而使用中國大陸,不僅大陸是贅詞,也隱含了臺灣島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中國這個國家,包含了中國大陸地區、島嶼地區(如臺灣、海南)。所以,中國就是中國。

再回到圖博、博巴,與東突厥斯坦的話題。

1.圖博(Tibet),就是我們稱為「西藏」的地方。
2.博巴,即西藏人。
3.東突厥斯坦,等同於我們所說的「新疆」。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邊疆「異族」的征討與掠奪,直至今日仍未停歇,在此過程,中國生產了一套污名化的論述,將「羌」、「朝鮮」、「匈奴」等民族視為蠻荒的「夷狄之人」。

無論是西藏或是新疆,都是以中國天朝思想(霸權)的統治來命名。對於「西藏」的西,和「新疆」的新,無疑存在中國中心主義的思維。擴大來說,我其實很不喜歡東/西方國家這種說法,預設了西方的理性與進步與東方的神祕與落伍。有個經典文本,由薩依德(Said)所撰寫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對此有深入的討論。對此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有中譯本)。

當我們嘗試以圖博、博巴、東突厥斯坦,這些直接音譯當地的語言,其實就是在嘗試破除這樣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雖大雖強,難以撼動,但就如村上春樹所說的,手持雞蛋朝高牆猛砸,瓦解高牆似乎極為困難,但我仍永遠選擇站在雞蛋這一方。

繼續思考「西藏」或「新疆」,我們知道中國致力於將他們納進自己的版圖當中,並且用「自治區」作為統治的手段,而用中國的話說就是:我提供你們自治管理的權力,可是,你們最終還是由我們(中國)所管轄,歸屬為我們的疆域範圍,是我們的喔,是我們的喔!換句話說,港澳特別行政區也是在這樣的思維邏輯當中建構出來的。

令人難過的是,我們的所學所聞,在許多地方都能看見中國中心主義在臺灣的痕跡。說穿了,以中國的主流觀點而言,臺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更令人難過的是,臺灣教育卻也不時偷渡這個訊息給大家,而臺灣主權就在這樣的思潮當中,載浮載沉。

不過事情總是不必如此悲觀,如果我能在課堂當中提出這些不同的觀點,那大家也同樣可以主動去吸收各種視角的資訊,並且嘗試提出質問並討論,慢慢地匯積這股力量,就像七龍珠的元氣彈那樣,並且去反思體制中弔詭的地方,最後是可以打敗它的,就像弗利沙最後被悟空打爆那樣。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心力,不過這才是教育的積極意義。畢竟,人生肯定不是由各種四選一的題目所組成的啊!

那麼,妳/你決定從此稱西藏為圖博,稱新疆為東突厥斯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