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是跨域書寫,還是只能靠國文老師的專業面對課綱
應南一出版社之邀撰寫本次的國寫評析,拿到考題之後的內心劇烈的衝擊,讓我在三天之內飆寫一萬兩千多字,由於事先與同學約好在寒假的愛海活動因為天候過於惡劣第四天一整天的時間我幾乎在忙著聯繫確認行程安全細節,在隔天出團前一晚再寫八千字的結語,為的就是這樣的考試實在不是期待中的考試樣態,不是能夠真正實踐課綱精神的題目,我既然幸運有這個機會,希望藉由我一點點力量,向大眾呼籲和提醒這樣的考題會帶給我們的問題,也希望大考中心正視它。
閱卷老師表示第一題同學表現「大體平穩」,實在是國文人溫柔敦厚之語,從第一題在各版本的評析,統統把其中兩項加起來得出結果,試問在這一題當中,到底有什麼「不平穩」的空間?第一題限定字數80字第二題400字,在筆者試寫的過程中,就發現第一題只能出現少數關鍵字詞,而第二題,如果要分兩段,每一題只有200字,內容也是目前很夯的話題,中下程度的同學拾人牙慧也可以交差。
為了讓同學可以寫得完,於是讓同學限定字數,這樣的做法其實很困窘,從兩題的題目去觀察,它所承載的應該是這樣的課綱理想──
U-A2 具備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的素養,深化後設思考,並積極面對挑戰以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
U-B1 具備掌握各類符號表達的能力,以進行經驗、思想、價值與情意之表達,能以同理心與他人溝通並解決問題。
(108課綱核心素養)
根本的原因是寫作的時間不足,所以試題只好限制字數,一旦限制字數就限制了鑑別度,「網路與記憶/學習/創造/專注」的問題,是一個極大的命題。於是,一題國寫,真正落實的是「點到為止,各說各話」,看到「摘要」的能力,很難看得到批判思辨的優劣。
筆者雖是國文老師,對數學一直有很深的興趣,我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很愛導公式的數學老師陳老師,他讓我感受到一種數學的美感,那來自於一個長長的題目能夠簡化為一個答案,每次看到最後這一刻都令我著迷不已,另一個特點,就是同一個題目能夠用迥異的方式拆解,還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我對於數學融入國語文寫作測驗抱持開放的態度,但是這個題目的設計並沒有讓大部份老師感受到今後的教學新方向。
所謂國文科的跨領域連結,筆者認為有四種──
- 連結其他知識點(Knowledge):提出其他知識,觀察同一主題。例如閱讀〈北投硫穴記〉時,結合「硫」的閱讀教材,印證〈北投硫穴記〉當中所提及的化學知識。閱讀〈飛魚祭〉時,介紹海洋知識和達悟族及其他原民、域外海洋信仰知識。
- 連結其他切入點(Based-on):提出其他資料,觀察同一主題。例如閱讀〈燭之武退秦師〉時,結合商管決策5C理論,重新推演檢視鄭國的決策過程。
- 連結相關事例(Example):提出事例,應用文本所介紹的概念。例如閱讀〈羅生門〉時,加入「蘇建和」、「鄭性澤」等司法案例探究。
- 連結其他觀點(Opinion):例如閱讀〈縱囚論〉時,加入公民科對於假釋的概念延伸思辨,閱讀〈諫逐客書〉時,提出「人才流動」的相關閱讀素材,討論「運用外國人才」的適切性。讓同學深入思考文本觀點是否有盲點。
(以上教案:陳盈州 張純梅 張青松)
由此看來,本屆的跨界題,較傾向第一種的客觀知識(數學技能),不如106的試題"我看人才流動"反而可以看到不同觀點的思辨空間,展現新的課程精神。
有人說:這一次的國寫,老師和學生都還沒有準備好,題目已經衝出去了。我個人認為:題目也還沒有準備好,只能靠第一線的老師堅持下去,自己教會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在本評析中,基於協助出版社的立場,批判題目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之所以飆兩萬字只是為了一件我能做的事:既然題目已經出來了,各出版社以及各校的國文老師,一定受到它的引導(這也是考試隨課綱連動的本意),我只能就木已成舟的題目,在評析上盡量用比較接近國寫當初的精神(跨域/思辨)的角度,盡我所能引導大家思考因應策略的方向,期盼能夠讓多一點點的國文課堂,堅持寫作課的真正精神,真的教會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 跨域的想像空間
很多科學的發明(「科學知」)來自「主觀的」、「不連續」的「詩知」,例如:"蘋果為什麼不會往上掉而往下掉",大家覺得這是一個科學認知,還是一個創意的發問?(王溢嘉〈詩知與科學知〉《IQ與創造力》)把直觀的設想放在一個科學問題上,常常是創造思考必要的手段。就拿圖表試題來說,一個圖表如果出現在本國語文的作文題(有人把它比成測驗外國人的雅思寫作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老師們應該做的是:教學生解讀與詮釋,甚至用跟別人不一樣的角度去解釋,從一個圖表的正確解讀,看到現象本身,並且思考其他層面的問題。
以國寫樣卷第五卷的圖表題為例,有學生在解讀上就認為「40歲以上的網購人數可能被低估」,因為「他們可能找兒女孩幫他們在網路上買」,針對圖表的現象展現數字以外的思考。
2.思辨的文采美學
本文以呂安淇同學的文稿(感謝恩師郭美美老師指導)為基底,加入我的學生的創造與發想,在收斂與發散的高度運用中,我看到強烈的問題意識,和一定的感染力。
***(感謝 復興實中 呂安淇 海山高中 楊皓淯 林晏綺 黃冠中)
儘管不少發明都來自某些知識元素長期記憶,反覆思索,仔細推敲,然而網際網路能扮演凝結核的角色。當我們毫無頭緒,網路上龐大的資訊提供了靈感;或是腦中有很多想法,可是欠缺關鍵的連結,犀利的搜尋幫助我們篩選出缺失的那塊拼圖,整日埋首於圖書館卻終無所獲的情形,很難再發生。換言之,不久的將來,我們不但不用費力記住無聊的爆笑口訣佔據記憶庫,還能省去大量查找資料、毫無頭緒、卡關停滯的時間,把時間和力氣專注在思考問題的創新觀點上。
然而,有力的工具不一定形成有利的結果。我們越來越習慣立刻看到答案,所謂「三思而後行」,已經「三C就能行」。省下來的時間呢?有人說我們每天所接受到的訊息,有80%都是無用的,浪費了許多時間在無用的訊息上,立即的回饋和垃圾訊息養成我們淺層閱讀、懶得思考的壞習慣。因此,我認為:資訊時代造成的,不是記憶力的衰退,而是更多人沒有真正學會專注和思考,最後成為資訊洪水中溺斃的靈魂。(393字)
我很喜歡這一篇範文,不只是寫得好,而是這樣的一份範文展現了一個樣態,能讓我們認真思考:知性散文的動人力量來自何處?敏銳的思考、豐富的閱讀、真誠的觀察和文辭運用的實力如何交叉運用。看似工具性,卻不完全是。身為國文教師,我對於思辯教育不是沒有恐懼過,覺得自己似乎不能教,教不好,但是,看了好作品之後,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也有一種成長。
閱讀與寫作訓練是思考力提升的有力途徑,即便是情意主題,也是讀來舒服寫來療癒,解析中附上了相關閱讀及思考教學,才疏學淺,掛一漏萬,敬 祈各方指正,主要是誠懇期待各界家長學子以及國文科甚至跨科教師投入,提出更多素養式寫作教學方案,一起帶動真正的文學與表達新境。
解析全文下載--
- 國寫(非選)九大閱讀類型一覽表
- 國文十大測驗題型一覽表
- 107國寫試題共四題之相關教學素材
「思路教學」
- 圖表判讀有玄機
- 提問教學
- 發散思考
- 文采運用範例
(知性題)
- 文本脈絡
- 感悟邏輯(感悟無所謂大小,重點是邏輯)
(情意題)
「觀點充電」
- 什麼是深閱讀與淺閱讀(知性題)
- 鍾怡雯等人的季節的感知(情意題)
- 胡晴舫談普魯斯特感官感知(情意題)
視覺構成:陳盈州(我寫作,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