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敲一塊磚回去,只是眼光

177c0010126819e8b13a

有人說文言文在社會上派不上大用場,可是它特殊的美學,一旦結合新鮮的手法,卻仍受到大眾瘋狂迷戀信奉。不只是武俠小說家、歷史劇作家花心思提煉,余光中、楊牧……等當代詩人也重視古典的滋養,余光中〈夢李白〉、洛夫〈唐詩解構〉系列作品、楊牧〈蘆葦地帶〉(運用詩經〈蒹葭〉改寫)……,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流行歌曲裡也不難看到古典元素的融入,流行天王周杰倫的「御用」作詞家方文山便是知名的好手,不少歌曲受到跨年齡層的廣泛喜愛,當我們聽到:「天青色等煙雲,而我在等你」、「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的詞,搭配新潮動人的曲調,再配合唯美的MV播送,不少人都不禁被它特殊的韻味吸引了。

 

這麼多人「仿前朝的飄逸」,仿了什麼,又改了什麼?為什麼要偷天換日,為我所用?怎麼樣仿,怎樣用,才能看到它帶給我們寫作上的效果?

 

集名家之句改寫〈古詩十九首〉

我多想望你打開葉窗的扉子

像睜眼的星子閃出天堂的光

難得,夜這般清靜

我們

似乎聽見

你的驚呼 我的回顧 和片刻的愀然無語

iit-19-728

(周O誼集句〈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改寫的應用可以放在相同或不同載體,不同載體包括圖文轉化、文白改寫、文類改寫,兩種東西存在跨距,改寫便是兩種力量的交會拉扯,熟悉與不熟悉的東西的二重奏(詳後文)。粗魯地解構了原作品的精彩,可以達到破壞的目的,破壞的用意其一是挖掘,挖掘一定要破壞,但是挖出經典中對你產生吸引力的那一部份,例如一首杜甫的詩,我們必須整首都懂,但是最有感覺的部分,可能是當中的一部份,是故,我們便把「阻礙」當作「過濾器」,其二是重組,用自己的節奏偏好、情理探究、審美趣味進行第二次創作。

 

「改寫改編」是文言翻譯的昇華,是思想與感情創造設計的訓練,在高中國文課程中,古文給予了中學生或多或少無法抹滅的壓力和痛苦,也激發同學做了不少令人驚豔的嘗試。很有趣的,有些人和文言文因為考試的制度結了怨,但在創作中找到和解。

 

漂向北方  王力宏.黃明智 改寫/海山高中 李O洋

范進相公  夢所求的名

心中不滅的魂魄  存多少陰德

范諱進中舉 全村都來沾喜

手上沉重的母雞 孕育著生機

 

丈人說他在家鄉倒了一點運 嫁女山窮水盡

丈人說他找尋一個館 養活家人才是正經

丈人失控了情緒  癩蛤蟆想吃天鵝屁

范進為了夢想 為了駁反 為證明自己

 

他來到省城裡  懷著遺珠之璧

擁擠的人群裡  堆滿追夢者都來自外地

他埋頭考著鄉試  懷抱著多少憧憬

往返在省城家鄉道路  內心盼著中舉

忍著悲(不聽也不想  不去回頭望的空想)

掩著傷(扛下了夢想  要毅然決然去飛翔)

回頭看(卸下了重擔  不管過去多恐慌)

著夢想(就算再悲慘  不堪也不能投降)

家人們(再見了過往 眺望最耀眼的方向)

在家鄉(一片聲鑼響 敲鑼打鼓著的分享)

這歡慶(氣氛太狂妄 不散都分不出希望)

太渺茫

得了范相公 夢所求的名

朝思暮想的身分 終名符其實

得了范相公 家人不必掛心

肩上沉重的壓力 卸下了過往

也是最後夢想 夢所求的天堂

丈人太愚太逼人  他說不喜歡

母親太仁太和善  他還不能忘

一路上一雙又一雙 斜視輕藐的眼光

他經常將思想閉關 強迫接受這不體諒

走著路途迷茫 意志力在搖晃

失意的人啊偶爾迷路在那複雜小巷

咀嚼意志消沉手中留著一絲希望

用力地突破著 內心裡的抵抗

就像那丈人辱罵隨著時光 誰又能支持著我一起成長

我站在城牆頂端仔細想 祈求神明允我希望

我站在市集中心 拉嗓門叫賣著雞

看著鄰人起鬨 跟夢想 總會背離

或許我根本不該有夢想 早就該放棄

丈人給了清醒的一擊 最痛心最徹底

這裡是悲劇的中心 連空想都遙不可及

這裡是痛苦的地獄 但卻還是逼不得已

多少人認不清現實的差距 從此銷聲匿跡

多少人迷失了自我 留下一段悲慘回憶

漂向北方1

 

如果跟你說,這是一個國文連續兩個學期不及格的學生寫的,你有什麼想法呢?

 

所謂的經典並非限於文言經典,甚至衡諸歷史發展,古代的文學發展很多次進化,都是向民間取經,我們讀的詩經甚至原本就是民歌,漢魏古詩,是受到民歌樂府的影響而來,宋詞呢,本來是晚唐五代當時的流行歌曲,一開始都是一些情歌小詞,這些創造,又沉澱出新的精品。既然經歷時空淘洗,距離感隨之而來,包括臺灣文學,也不會因為我們是臺灣人比較沒有隔閡,創作時的歷史背景,作者個人的性情,都不一定是每一個讀者容易感受的。

 

傳統有傳統的特殊美感,但是在時空地域的阻隔下,不改不行,同學不要覺得自己在學經典,而是應該想,我既然來經典裡面,我有沒有跟老師學到我要怎麼把這些東西帶一點走,在寫作上,如果你覺得老師沒有教你怎麼用,那你一定要努力地去思考這件事,不然浪費三年國文課。

8-61

 

 

石壕吏之後?請以第一人稱的劫後餘生者的角度,撰寫一篇文章。

當時戰況對我軍不利,我接到命令徵集更多士兵,從年輕稚嫰的臉龐到準備安養天年的老人,通通來者不拒,一個個喚人拖向槍林彈雨的血獄。這些年,那可能善於耕作的黝黑胳膊,已經深埋在某個礫土和殘破的屋瓦堆中,那善於話當年的壯漢,抖動著的鬍鬚,已染成鮮紅,與雜草糾結成一團。身為一個加害人,害得許多家庭分崩離析,讓許多年輕人的前途一片陰影,而我卻仍安然無恙地滴血不染。

一具具僵硬的軀體排列在地,憑著微弱的記憶想辨認每個人的臉,但掀開白布所見的大部分是鮮血和殘敗,被認出的,在名字旁打上叉,沒有人認的,也終將化為塵土,我是閻王的使者,引領他們走向死亡的下一程。過程中,我認出了那個對我痛哭,求我放過他丈夫的老婦人,那年那天,我甩開男人的手,把她拉向戰場。

輕敲那扇熟悉的門,我有些害怕,那個留下來的老翁,是否能承擔後來接二連三的折磨?(游O嵐)

 

 

我只是一個連姓氏都不會被任何人記下的老女人。我的愛太小,只能用短短的餘生去愛的我家人,窮我不怕,日子會比較平靜,柴火還是一樣的柴火,這一天,我歸鄉了。

獨自走在返鄉的道路上,距離石壕村只剩幾里路,我才意識到自己頻頻停下來整理身上泛著異味的破襖,我一定是不希望自己看起來像一個從戰線回來的炊煮婦,而是家裡的一個媽。

到達石壕村時已是深夜,改變無多的小村讓我湧起錯覺,說不定我是今天才要離開家裡,推著我趕路的官吏大人,等一下就會到來,從樹上驚起的夜烏會劃過月光消失在夜的另一端,這叫聲和寒夜裡的犬吠,是在送我還是歡迎我歸鄉?

我來到熟悉的家,站在人煙杳滅的廢屋前,在這沒有戰火的後方,忍不住聲淚俱下。

我國勝利了。(翁O涵)

 

 

已經三天,從長安到這邊,我累壞了三匹馬,再趕過兩個山頭,那令我魂牽夢縈的故地,就將重現在我眼前,我按捺住心下的激動,看著即將西下的夕陽,找了一間客棧住下,剛踏進店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一瞬間,我攏聚了不少視線,大概,我很狼狽。

十年了,離開家已經十年。我數著星星想知道它們是否如十年前一樣明亮可見,或是已被戰爭帶來的塵土蒙蔽光芒。車輪的聲響伴隨那些士兵的交談聲,顯得格外刺耳。他們一一分享自己的故事,思念、雀躍、悲傷,各種表情浮現在他們臉上。「換你了!」我不是沒有故事,但仍舊看著星星,只怕一講,眼淚奪眶而出。

當年,母親親自送走我們兄弟三人,我知道她忍著淚水含笑和我們揮手道別,是怕這一別就是永遠,所以轉身後我不敢再回頭,卻一路想著從前種種,始終壓抑不了。(鄭O筠、許O昕、符O)

 

 

我從東方走來,在夕暮,沿著裂石雜遝的小徑,每一步,巍巍顫顫地像枯葉一般隨時倒下,映在眼前澄黃的敗藤老樹,在下一秒炸開,不屬於它的色彩散落一地,充斥著烽火交天的渾沌,令人窒息的硝煙瀰漫,迅速在我眼前排列組合起來,轟的一聲,大炮再次擦過腳邊,而我在荒蕪殘破中,找不到掩護……

當我清醒過來,拿出行囊中最重最沉的布袋,開始數,一、二、三……二十六,一大排的書信啊,我真的能找到他們的歸宿完成交代嗎?簌簌地熱淚滑過我髒亂的面容,明明是日夜輾轉的歸途,卻如此不真實而遙遠起來。(簡O絢)

 

註:特別要說子涵同學那一篇,把老婦歷盡滄桑從烽煙戰火中返鄉,卻發現自己的犧牲仍換來家破人亡,是很犀利的寫法,初看時不是容易看出,但是看懂之後,實令人萬分心酸。第二、三段,極力描述環境還是舊環境,自己還是一個媽的「不變」,到第四段家人全部離散成為廢墟的「毀滅」,對比強烈,賺走讀者不少同情的淚光,把戰爭中生命的無常,露骨地表現出來。

 

如果我是教餐飲的老師,有機會帶同學到米其林五星餐廳藍帶主廚的廚房重地,或是超越時空,到宮廷御膳房一訪,一定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同學若不好好取經,實在是太不智了,例如流程控管、菜餚設計、食材……,除非我們也要開一個米其林五星餐廳,也要進宮廷御膳房,否則那樣的經驗,再好,絕對無法照搬,我們需要的不是別的,而是獨到的眼光,知道敲下一塊磚都有好用之處。

 

本文僅就詩與歌的改寫為例,蕭蕭老師〈李白在東區〉、〈魏徵在立法院〉等「跨越時空」技巧教學規畫,新奇有趣,其他依據各家選文搭配的相關寫作,不一而足,推薦參考。

082901 082902

霸王別姬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 李宗盛

身騎白馬 徐佳瑩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