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文文言文和白話文的選文,到底要五五波,還是三七比,雖然已經定案,各自的擁護者還是喧騰不休。
不論是文言文和白話文,更大的一個題目應該是文學本身到底有沒有的價值的問題,如果文學在這個社會上的價值不高,那麼不論是傾向文言文還是傾向白話文的價值的人士,喜歡用「實用性」來攻擊對方的────支持文言文比例提高的,容易以白話文沒有文言文精緻,對學生文詞運用的啟發和幫助有限,而主張文言文很重要;而支持白話文比例提高的,也相信白話閱讀的「實用性」比「死板」的文言文高,來高喊白話文有用────都是在小地方打轉。
所以我們必須先回答,「文學到底有什麼用」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學會閱讀(聽)」和「學會寫(說)」應該是兩個最實用的目的。「學會閱讀(聽)」這一項,簡單來說,最基本是「讀得懂」,這是理解的層次,進階者,是「分辨哪個比較美好」,美感又有什麼不同,這是藝術鑑賞的層次。至於「學會寫(說)」,應該是能寫出通順的白話文,最好是能寫出有美感和有說服力的白話文。
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嗅出一點味道來。如果是要問閱讀價值,文言文的素材特別說得上話,一來,文言文精練意境佳妙,不少篇章背後的文化底蘊又深,作者與評論者累積出來的維度交織,閱讀文言文散文和詩詞韻文的幅射出的內涵實在不容忽視,另一方面,解讀文言文的策略技巧,也比較規整有迹可循,適合在課堂上操作;相反的,白話文的內容相對上是明擺著說的,「背後」的文學知識和文化概念,大多都比較顯而易見,某些白話文則是文青寫給文青看的,絕對不是公安派「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那種等級的不拘而已,解讀上見仁見智,莫衷一是,突顯了白話文的閱讀策略與寫作技巧的多樣性,不能反覆印證,相互呼應,甚至我們要說:解讀白話文的策略還沒有明確建構在中學教育中,很多教材其實是用文言文的閱讀策略在剖析白話文。職是之故,用更多的文言文,讓同學多練習那一套閱讀策略,應該會比較有具體成效。
但是到說寫作,文言文閱讀絕對還是有其貢獻,從詞彙的挹注昇華,到美學哲學意境的開拓,都能提供很多素材,書到用時方恨少,唸四十篇古文,很多中學生覺得不夠用,自買教材延伸閱讀,考卷上有閱讀測驗,配套教材還有古文篇章,老師講義補充再加上去,如此綜合鍛練,方覺得自己對所謂的文言文有點心得,有把握拿到新的一篇,能夠具有直接解讀的能力。這些閱讀經驗,對寫作也可以提供很多例證或佳言美句。
但是(大部份)文言文(選文)論點推進之慢之呆板,對於知性寫作的訓練上的貢獻恐怕遠不如白話。
種瓜可以得豆?
以歷屆課綱都必選的〈師說〉為例,全文主要在說明師道不盛的現況,指出當時士大夫,羞於向位卑者請教,對方若是官大,也怕人說他攀關係,實為一針見血之論,但中間有三大段舉證,都有些牽強,首先是拿籠統的古之聖人(到底是誰?多少人?)為證,古之聖人都好問?想當然耳式的舉證,力量是否足夠?此外,韓愈再以句讀之學與傳道授業之學為相對比,這是可以對比的嗎?(好比我們去質疑:你小學很用功為什麼長大就不用功了呢?小心年輕學生反嗆:啊是多少人長大像小學生那樣用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所要學習的內容大不相同,韓愈也拿來對比。這些,韓愈必須多加不少筆墨才能講清楚,這一些都變成這個世紀國文老師要承擔的工作,挖掘挖掘,幫他解釋,他做的事是提出一個個如牌匾一般擲地有聲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成了一種提醒身為教師的精神宗旨,以及很多經典的文句,諸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如果要說論點推展,不是他的強項,遠不如看一篇龍應台先生的時論,甚至是親子天下的專文。
傳統文學家韓非、柳宗元、蘇東坡、王國維的不少論述邏輯都很細膩清楚(本文無法詳析,筆者欣賞韓非的說難,蘇軾的教戰守策等篇章的論點推導),也絕對不只他們,那些人的邏輯統整分析能力是哪裡來的,是從四書五經訓練來的嗎?可以確定的是:文言文沒有害得他們頭腦不清楚。很多當代的文學巨擘也都來自深厚的文言文訓練,因為他們的本質強,能夠反芻消化,所以,能不能消化,是文言文的問題嗎?白話文的支持者要說的應該是:請重視白話文學中,是不是有一些更能帶領同學做白話表達訓練的文本。白話文學中,是不是有一些更能符應現代社會的元素?
請對「紓困案」是否公平,發表你的意見
這一次的北模非選擇題,以褚士瑩和邁可.桑德爾的作品中各一個事例作為引導閱讀素材,討論了「社會」和「個體」公平性的問題。
題目的兩個例子,一個是芬蘭地產大亨超速,被科罰折合臺幣一百九十萬的天價,一個是美國的紓困案。
芬蘭採取「日罰制」,當局可以依照違法程度,「決定要罰當事人幾『日』的收入」,地產大亨的收入高,罰款就飆到天價;另外一個例子是美國金融危機的事情,大銀行倒臺後,導致全國金融體系崩潰,美國別無選擇,只能讓大銀行再活過來,拯救全球經濟,不過,用了不少納稅人的錢,而不是叫肥貓們攤負全責。
題目問同學:要有錢人拿出一百多萬的罰款,要納稅人幫忙不當經營而垮臺的大銀行,這樣是否公平呢?
這則題目概念清楚,很值得帶同學討論。「這是公民還是國文考題?」所有的作文訓練都派不上用場?在考場上,同學應該如何應變呢?
【選擇視角】
從社會公平正義的視角
從公共安全的視角
從金融穩定的視角
從整個社會經濟利益的視角
從個人權益的視角
三者之間有利害關係,相互衝突
能不能雙贏(全贏)?
如果擇一,要取何者,捨何者?
【問題發明法】
我最重視的是哪一方的權益,為什麼?
我最反對的是哪一方的權益,為什麼?
我所認定的公平的前提是什麼?
在什麼時候不能談公平,除了題目的例子,我還能舉出哪些例子?
什麼時候一向不談公平,我發現應該更落實公平法則?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有沒有可能的配套?還有哪些人應該負責?
【問題解決法(圖表法)】
我最重視的是哪一方的權益,為什麼?
→個人利益→楊朱為我→雖無君無團體概念,但是每個人的權益都受到保障,不然有錢人一定移民,影響總體發展
我最反對的是哪一方的權益,為什麼?
→個人利益→牽一髮動全身→引用大數據概念,國家必須權衡輕重,以多數人利益為重
我所認定的公平的前提是什麼?
→立足點 → →
→齊頭 → →
在什麼時候不能談公平,除了題目的例子,我還能舉出哪些例子?
(累進稅制)
(免早讀:通勤的同學可以不用參加早自習,他是否占了便宜?)
什麼時候一向不談公平,我發現應該更落實公平法則
→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有沒有可能的配套?還有哪些人應該負責?
→
【速解法】
一、尋找更多事實(fact),將題意發展清楚
山難救災:登山客冒著颱風登山,出動直升機援救,全民買單?
一例一休:犧牲雇主權益,有沒有幫助到員工?
穿制服:學生穿著制服,保護了誰的安全?
二、發現(find)背後的癥結,選擇個人的觀點
(物)(數字)的觀點:肇事死亡案件中最危險的項目是什麼?酒駕?超速?與收入的關係有多少?真正影響交通安全的是車種還是駕駛人的收入?大車應該收更高的罰金才對。
(範圍)(時間)的觀點:速限制定有沒有問題?大銀行在還沒有發生問題之前,有什麼法條在管控?這個部分後來是否做了深入完整的檢討。紓困案給美國政府的學習是什麼?不公平的代價是?這次不公平,美國人的收穫有哪些?
有趣的事來了,若是不在選修課程中加強今年要上路的新式寫作考題所需要的能力,就算課本裡選了再多白話文,若還是在純文學的範疇裡經營,必定能夠加強創意想像的嘗試,但如果你是期待白話文就比較貼近時事,那麼那樣的課本仍然是疏離的。因此,無怪乎越來越多人在呼籲,國文課要真正回應社會的需要(我們權且把諸如上引的時論申述當作一種"實用"的樣態),文白比例實在不是根本問題,更不是解決之道,那是只看到一個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瞎忙。國文科的教學要在文本教學上架構出思辯訓練,不論文言和白話,才有解決的契機。
文言何辜
已經確定在新課綱(研修小組版)要被刪掉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和留下的〈桃花源記〉可以視為一實一虛的生命寓言,在生命中的重大挫折發生之後,我們可以選擇逃避,遠離人群、隱居在人境,也可以設法做一個想法上的轉換,來接納自己眼前的窘迫。前者,需要的是「忘」,後者需要的是「斫榛莾,焚茅茷」清理內在的心理瘴穢;另一篇已經確定刪掉的〈漁父〉,談的是:當你的想法跟大家不一樣的時候,你敢不敢講,要不要放棄,那些選擇不放棄的人,不是死得比較快,就是活得比較累。只有〈漁父〉可以讓老師大膽地告訴十八歲甫成年的高三學生,當個漁父,在屈原抛出死亡訊息(「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的時候,還能「莞爾而笑,鼓枻而歌」,其實漁父哪裡不關心三閭大夫,他不是一個冷眼冷血的人,他只不過不會成為一個強迫別人的人,跟這樣的朋友在一起是最愉快的,他關心你勸你,但是不會嘮叨。可惜屈原就是不聽勸,為什麼呢?在他的眼裡漁父這樣的人少了一點堅持,漁父那種自保,對團隊的發展而言就是冷漠。在歷史上任何一刻,都會有一兩個屈原,在決定為團隊豁出去而堅持下去的那一刻,會記起歷史上有一個屈原這樣的人。
很多文言文的篇章一點都不呆板,一丟在白話文寫作訓練上檢視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恐怕得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學生必須早一點發現閱讀絕不是沒有用的東西,去找到他們對你產生的意義,那個時候再來討論,究竟你需要怎麼讀國文,你需要多少文白比,還有,你還缺了多少閱讀?用這個觀點去思考還要刪什麼,還是還要加什麼,才是真正的文學實用論。